在孕期,孕媽媽要更加嚴格地進行定期產檢,目前,在孕期篩查染色體異常的產檢項目有孕早期唐氏篩查、孕中期唐氏篩查、無創DNA產前篩查(NIPT)以及羊水穿刺等。因此,通常醫生們會建議高齡孕婦直接進行羊水穿刺,不過,如果高齡孕婦沒有超聲的異常,另外有些孕媽媽對羊水穿刺比較恐懼的話,也可以在知情同意后在孕早期先選擇做無創DNA產前檢測,如發現結果高風險,再進行羊水穿刺進行診斷。
如果你的年齡達到或超過 35 歲,在生育的時候就會被歸類為“高齡妊娠”。
高齡備孕、高齡孕婦、高齡產婦......各種標簽隨之而來,不少準媽媽們對此感到困惑,35歲正值青年,怎么就算高齡了?
隨著現代社會發展、生活方式變化、生育觀念轉變等,生育年齡普遍有所推遲,并且隨著三胎政策的出臺,高齡生育的夫婦逐漸增多。那么高齡夫婦如何定義,在妊娠及圍產期過程中有需要注意哪些呢?
01
為什么35歲成為生育“分水嶺”
高齡妊娠
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將懷孕時年齡超過34歲, 分娩時年齡超過35歲的妊娠定義為高齡妊娠,此時期的孕婦會被歸類為高齡孕婦(advanced maternal age,AMA)。
其實,在產科領域中涉及到生育時所說的高齡,指的不是生理年齡,而是生殖年齡,主要為了表明過了這個年齡,生育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會增加。
不過,這個風險的增加是漸進性的,并不是在 35 歲以后就明顯出現拐點。
年齡雖說是妊娠過程的主要問題,但是,孕婦個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條件等眾多因素是否適合,對于妊娠及圍產期過程也是很重要的。
對于高齡孕婦的生育風險,我們多少會了解一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男性也有最佳生育年齡,高齡父親在胚胎受精過程中同樣會帶來風險,對于部分罕見病,高齡父親更容易發生胎兒的新發突變。
目前生育意義上的男性高齡界定在超過40歲,高齡男性生育不僅會影響精子質量進而影響卵子受精和胚胎發育,還有更高的風險生出罕見病患兒。
02
高齡妊娠可能會有哪些風險?
遺傳物質發生畸變與異常概率升高:
女性卵細胞質量會隨著年齡增長有所降低,出現胎兒染色體異常的風險更高,同時,男性高齡導致遺傳物質出現自發性突變的風險概率也是很大的。
孕期各種并發癥風險增大:
隨著孕婦的年齡增加,妊娠期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增加,特別是妊娠高血壓和妊娠期糖尿病、早產等。有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既往妊娠有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或早孕期血壓偏高的高齡孕婦,應該更加注意自身情況。
流產和早產風險變高:
夫婦年齡越大,精子與卵子的質量下降,從而導致流產和早產的風險也就越高。
03
高齡夫婦如何預防
胎兒遺傳性疾病風險
高齡夫婦在備孕時最好到專業機構先進行生育力評估,檢查女方卵巢功能和男方精子質量,針對部分罕見病進行攜帶者篩查,如發現問題可及時進行干預,制定更合適的生育計劃。
在孕期,孕媽媽要更加嚴格地進行定期產檢,目前,在孕期篩查染色體異常的產檢項目有孕早期唐氏篩查、孕中期唐氏篩查、無創DNA產前篩查(NIPT)以及羊水穿刺等。其中前三項是風險篩查,羊水穿刺則是風險篩查高風險時或超聲發現胎兒異常下進行遺傳學相關檢測進而做出診斷。
另外,父母年齡增長會導致胎兒新發突變而患罕見病的風險增加,目前也有針對相關疾病進行的無創產前篩查項目——無創單基因病DNA產前檢測。
根據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和《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的內容,均要求醫生對于預產期年齡≥35歲的高齡孕婦建議進行產前診斷。介入性穿刺的術后穿刺相關流產率已經下降至1‰左右。
因此,通常醫生們會建議高齡孕婦直接進行羊水穿刺,不過,如果高齡孕婦沒有超聲的異常,另外有些孕媽媽對羊水穿刺比較恐懼的話,也可以在知情同意后在孕早期先選擇做無創DNA產前檢測,如發現結果高風險,再進行羊水穿刺進行診斷。
高齡夫妻雖然孕育的風險會有所增加,但只要充分了解各種情況、重視各項檢查,在孕期保持良好的作息,注重營養均衡,適當運動,風險也會隨之降低,不必過于緊張和焦慮。相信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的提高,很多風險都能提前一步有效預防,各位準爸媽們都能夠如愿迎來健康寶寶~
本期互動話
你對生育年齡有什么認識?
注意:本文所包含的針對各種檢測及診療方法的介紹,僅作為知識提供所用,且個人狀況不同,本文知識不應被視為診療指導或建議,不能取代醫生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士的咨詢建議。